水稻重要害虫及生态位
目前,大部分中稻进入收割期。田间残留稻飞虱转化为长翅成虫,大量向晚稻上转移,晚稻田虫量迅速上升。若忽视防治,绝收面积将达30%以上。
稻飞虱,俗名火蠓虫。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。常见种类有褐飞虱、白背飞虱和灰飞虱。
褐飞虱——中晚稻以褐飞虱为主。
白背飞虱——早稻前期以白背飞虱危害为主。
灰飞虱——灰飞虱很少直接成灾 ,但病毒传播快。
褐飞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~30℃,适宜温度为26~28℃,相对湿度80%以上。在长江中、下游稻区,凡盛夏不热、晚秋不凉、夏秋多雨的年份,易酿成大发生。高肥密植稻田的小气候有利其生存。褐飞虱耐寒性弱,卵在0℃下经7天即不能孵化,长翅型成虫经4天即死亡。耐饥力也差,老龄若虫经3~5天、成虫经3~6天即饿死。食料条件适宜程度,对褐飞虱发育速度、繁殖力和翅型变化都有影响。在单、双季稻混栽或双、三季稻混栽条件下,易提供孕穗至扬花期适宜的营养条件,促使大量繁殖。中、迟熟、宽叶、矮秆品种的性状易构成有利褐飞虱繁殖的生境。
灰飞虱为温带地区的害虫,适温为25℃左右,耐低温能力较强,而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,华北地区7~8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于大发生。天敌类群与褐飞虱相似。并经常在夏季的雨后出现,一般是五月底,六月初开始出现。灰飞虱先集中田边为害,后蔓延田中。越冬代以短翅型为多,其余各代长翅型居多,每雌产卵量100多粒。
白背飞虱对温度适应幅度较褐飞虱宽,能在15 ~30℃下正常生存。要求相对湿度80~90%。初夏多雨、盛夏长期干旱,易引起大发生。在华中稻区,迟熟早稻常易受害。灰飞虱为温带地区的害虫,适温为25℃左右,耐低温能力较强,而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,华北地区7~8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于大发生。天敌类群与褐飞虱相似。并经常在夏季的雨后出现,一般是五月底,六月初开始出现。
为害症状
稻飞虱长翅型成虫均能长距离迁飞。趋光性强,且喜趋嫩绿;但灰飞虱的趋光性稍弱。成虫和若虫均群集在稻丛下部茎秆上刺吸汁液,遇惊扰即跳落水面或逃离。卵多产在稻丛下部叶鞘内,抽穗后或产卵于穗颈部内。褐飞虱取食时,口针伸至叶鞘韧皮部,先由唾腺分泌物沿口针凝成"口针鞘"抽吸汁液。植株嫩绿、荫蔽且积水的稻田虫口密度大。一般是先在田中间密集为害,后逐渐扩大蔓延。水稻孕穗至开花期的植株中水溶性蛋白含量增高,有利短翅型的发生。此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,除直接刺吸汁液,使生长受阻,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,甚至全田死秆倒伏外,产卵也会刺伤植株,破坏输导组织,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病。
防治方法
(1)选育抗虫品种
充分利用水稻品种抗性基因,培育抗飞虱丰产品种和多抗品种,因地制宜推广种植。
(2)连片种植
对不同的品种或作物进行合理布局,避免稻飞虱辗转为害。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,适时适量施肥和适时露田,避免长期浸水。
(3)保护天敌
在农业防治基础上科学用药,避免对天敌过量杀伤。
(4)使用药剂
根据虫情测报,掌握不同类型稻田飞虱发生情况和天敌数量。推荐使用:狂刺® 作用速度快,施药后害虫停止取食直至死亡,无交互抗性,持效期长。
领先®企业秉承真诚、用心、责任、担当的价值观,坚持在田间地头扎扎实实做服务,致力于为农民朋友们解决水稻稻飞虱等种植问题。愿每一滴汗每一份用心都不被辜负,愿每一个金秋都是硕果累累的丰收!点击在线客服,了解更多领先®资讯,领先®期待您的每一次沟通与合作。
400电话